【黑暗力量與多重角色的拔河與整合】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輔導員 馬度芸 著

馬度芸 完形專訓文章 

             不得不正視的黑暗力量

        因有四天都在曹中瑋老師的完形專訓工作坊中擔任工作人員,最近一邊讀老師談完形的書,一邊在工作坊中體驗觀察,確實有很大的體會。比如說「對於我們最怕被吞噬的內在特質或是黑暗力量,有時可能要讓自己被包覆(當然諮商師要幫忙),與這力量協調然後再走出來,這是最不易走出的一關,有需要找能在適時拉你一把的同伴,甚至事先臣服於它,再跟他協調」。這對於我在面對個案或是自己的黑暗面時,有了更大的安全感,知道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不會一昧逃避碰觸讓個案痛苦的議題或是避免個案承認或呈現黑暗的一面,只是得做好完全的防護措施,撒好防護網後可以冒險探索。

      「最難的接納還不是一種自己不想面對的特質,而是黑暗面,可能是狠毒、報復等等,其實不是好壞的問題,但它是不受控制的,可能會傷人傷己的,是自己不太認識的。」這其實不但是要深刻了解個案,也要深刻了解自己是不是避免面對真正的每一個特質都有的自己,否則都在美好世界或是單純受助者與幫助者關係中的諮商關係,還不能深刻促進個案對自己的了解。

l              IN & OUT

    疲累緊張固然是原因之一,連續參加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工作坊認工作人員的個人議題被引發恐怕才是真正的根源。就因為老師的功力深,所帶的團體會引發出每位成員的議題,儘管不是老師特別直接處理的個案,所有人都會在那深刻迸發的情緒中找到共鳴之處。而我,發現自己正在參與者與觀察者之間遊走,一會兒勾出從小至今不曾間斷的母女議題,一會兒帶出被男人背叛的陳年記憶,拿錄影機的手只要一關機,眼淚就流下來;所服務的團體只要一結束,自己就衝到室外奔跑發洩,我有或多或少一樣的議題,但是不是被服務的成員,可以在成員的角色一起哭,但是一下課就得回到工作人員的角色微笑服務,在出與進之間穿梭,彷彿四川變臉般的轉換角色與心情,幾天下來所累積的情緒壓力才會這麼排山倒海而來。

   經過與督導討論,我完全有這樣的共識,其實在工作坊當工作人員本會遇到這樣的角色轉換,但是當一位諮商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在進入個案脈絡同哭同笑之餘,得退後一步冷靜的當個觀察者並同時保持個人議題被引發的覺察。在IN and Out當中練習更快的轉換,本是諮商師該有的職能,只是當工作坊的全程工作人員好比一個魔鬼戰鬥營,加速訓練並開發了這樣的潛能,咬咬牙,認知這是划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