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J-9 4781192_s  

文/旭立諮商中心輔導員 美芳

 

 

小艾是家中的大姐,自幼小她就被爸媽親要求要照顧弟弟妹妹,做弟妹的榜樣,因為爸媽忙於工作,故很多時候爸媽會拿一個月的餐錢給小艾,要其負責買晚餐給在家裡的弟弟妹妹吃,假日要幫忙打掃家裡、用洗衣機洗家裡的衣服,小艾不像同學一樣,可以自由的外出去玩,平日五點到六點就一定要返家,假日如果沒有補習就一定要待在家裡,不能隨便亂跑。

國中時期的小艾跟爸爸提出一個請求是參加救國團的阿里山健走活動,未料爸爸斥責小艾兩個小時,覺小艾怎麼可以想要出去玩,也說小艾太年輕,要到年紀大一些才可以參加,爸爸的話小艾聽進去了,到了高二,不死心的小艾再次提出同樣的請求,仍遭爸爸斥責兩小時,爸爸說身為姐姐的人,要做好榜樣,不能想要四處玩樂。

小艾的爸爸媽媽是很嚴格的,曾經因為小艾沒有寫日記想到台北的親友家住,而將小艾打了一頓,又或著是斥責小艾沒有把家裡整理的夠乾淨,沒有好好的練習彈鋼琴,袛想到自己要出去玩,沒有顧慮弟弟妹妹,因為如此,小艾沒有在父母那裡感受到足夠的愛,很多的是斥責與充滿批判的聲音,那些聲音讓小艾不經意的內化,以為自己不夠好,好像一直都沒有做對事情,都做的不夠完美。

長大後的小艾,發現自己似乎都不太能滿意自己的表現,無論是學業或工作總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常被朋友形容是一個認真、負責、害怕犯錯,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與評價的人,因著如此小艾來到基金會進行諮商,期許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來到諮商室裡的小艾,經過談話慢慢的去察察到,過去在學業上或工作裡像個蜜蜂或陀螺般的忙碌打轉,很多時候是在讓自己變成一個值得愛的人,又對於權威角色例如老師或長官的批評意見,總是特別的在意或難以釋懷。

這也來自於過去的原生家庭經驗,小艾感受到的是指責,爸媽不斷的要求小艾做的更好,但從未肯定過小艾,也因為如此小艾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標準高,凡事獨立。

小艾在諮商師的協助下,小艾理解到自己的爸媽也有限制,因為在爸媽的成長經驗當中,也是這麼樣的被要求長大,爸爸媽媽難以改變,能夠改變的是小艾自己面對爸媽的心態,應對事情的態度。小艾也開始調整自己對標準的堅持,不再那麼的要求自己一定要做的那麼完美,偶爾讓自己鬆一些,也讓自己多些像孩子般玩樂的經驗,玩樂是小艾過去童年與青少年時在過度親職化的角色下所欠缺的,開始玩樂,也是小艾疼愛自己、照顧自己的第一步,小艾說~她比以前輕鬆許多了,肩膀不再那麼的僵硬,改變自己過去生命腳本的路還要走,然小艾知道,她可以在接納自己的狀態下,慢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