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外在的諸多妥協,才養得起內在夢想的永不妥協。

/馬度芸

 

「好羨慕喔!同學A在外商公司一個月有八萬呢!」

「好好喔,同學B在家帶小孩,不用看老闆嘴臉。」

「我想創業,這樣就不用加班了,而且時間自由。」

   

    好多人想換工作,這已經是我這一個月來聽到的第十個人這麼說了,大環境不景氣確實讓每個人工作增加薪水減少,每天累得跟狗一樣,回到家只能不花腦袋地做些浪費生命的事然後睡覺,但,換工作真能解決問題嗎?

 

    想轉換跑道,當然可以,只是要搞清楚自己是逃避還是追尋。怎麼分辨這個人是逃避還是追尋呢?很簡單,看他的語言與行為:當他一天到晚常常跟家人朋友抱怨這份工作的不堪,卻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他就是逃避;若是他常常念茲在茲、出門在外學習觀察的都跟某一個他的興趣相關,他若想朝這興趣換工作就屬於追尋。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往往是自己的興趣與生涯結合,自己做得開心同時也獲得別人肯定。提起夢想,我們總是鼓勵追尋,從年輕不怕苦的新銳服裝設計師、中年菁英的毅然轉業開民宿,到壯年仍堅持理念努力奮戰的阿基師,都常常是各種演講中一提再提的典範與目標。那麼,有多少人真正走在夢想的路上呢?還是我們大多數人仍把夢想只定位在「夢」跟「想」?

 

    多數人放棄夢想的原因是有現實要顧,但誰說追尋夢想不需要兼顧現實的?

 

    在成人生涯發展理論中的SOC理論最能說明這個理想與現實兼顧的歷程,即以選擇(S)、最佳化(O)與代償(C)三項工具共同合作發展生涯。舉例來說,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晚年的時候,彈奏的速度與記憶都不如以往,他面對這個現實則「選擇」生命晚期只演奏少量的曲目,確保記熟樂譜;他的「最佳化」途徑則是隨著年齡增長增加練習時數;另外,確實因為老化仍帶來若干的影響,則以在快速動作前以緩慢演奏強化對比作為「代償」。

 

    再舉一個生涯轉換的例子:38歲的David是某家科技公司的業務經理,工作性質經常得至國外出差,結婚八年的妻子屢屢抱怨沒有相處時間,而他也不想常常錯過五歲大女兒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所以想換工作,此時他想到了年少時的夢想「開餐廳」,但是也擔心家計會受影響。

 

    在尋求生涯諮商後,透過SOC理論與諮商師一起討論出了他的作法。首先,很務實的討論財務及風險後,David決定將開餐廳設定為兩年後的目標,並盡快找機會換同領域的另一家公司,不惜降薪一成,不需常出差,為的是爭取更多時間為未來做準備。接著,為了達成兩年後開餐廳的夢想,他的最佳化途徑還有「定期參加一個由創業小餐廳同業所組成的同好分享會」、「搜集開設餐廳相關內外場與廚房管理知識」、「詳盡的市場調查」以及「增加體能」。至於付出這麼多努力的同時,時間也壓縮得更有壓力,David的代償策略是尋求更有效的時間管理,減少上臉書及打電動時間,並與女兒約定好一起從事體能鍛鍊的活動,這樣就能暫時兼顧陪伴家人與鍛鍊體能兩個目標。

 

    夢想,絕不是永不妥協,一步一步付出努力就會有達到的一天,現實環境允許,就實現大夢想;現實環境太大太殘酷,就實現小夢想。誰說現實與夢想是在天平的兩端呢?只有外在的諸多妥協,才養得起內在夢想的永不妥協。

 

 

原文刊於科技生活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