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是否爸爸的角色,對於教養方面的學習都比較自我(不輕易參考坊間教養書籍,或不欣賞經驗分享、演講或座談會)?該如何說服或協助另一半與自己共同成長?

2-1212101Z6455L  

文 / 黃柏嘉

 

 

A:傳統的價值觀強調男性應該要堅強、勇敢,要能獨立解決問題,造成許多男性在遇到教養困難時,趨向否認自己的限制,也較不願意向外求助。加上許多先生實際參與育兒的時間比較少,對於自己教養觀念上的不足與限制,缺乏足夠的敏感度,也沒有向外學習的動機。以下簡要提供三個方法,協助爸爸們一起加入成長的行列:

從增加爸爸的育兒經驗開始:當爸爸在照顧小孩時,無論表現好壞,太太應該先放下評價、批評,給予先生鼓勵與支持,設法增加爸爸參與親職的機會。隨著育兒經驗的增加,教養上的疑問也會隨之浮現:「為什麼孩子這麼愛哭?」、「孩子愛頂嘴怎麼辦?」在思考的過程中,爸爸們因此提高了學習成長的意願。

選擇針對父職設計的課程或書籍:爸爸的親職角色功能與媽媽不同,所面對的困境也有差異,在選擇教養書籍或是講座訓練時,多挑選父職方面的主題,可以增加爸爸參與的動機。在邀請時,要特別避免用「比較」的態度:「你也該去學習那位用心的爸爸!」、「那個爸爸自己在家帶小孩,真的好厲害喔!」當爸爸感覺到自己被評斷、比較,抗拒與排斥的心情就會油然而生。

重新溝通親職角色的定位:影響爸爸是否投入親職學習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就是家中「育兒教養」責任的歸屬。如果媽媽反覆感受到邀請爸爸共同成長是非常困難的,或許應該先澄清兩人對於親職角色的期待,爸爸認為自己應該負責哪些教養工作?媽媽的期待又是什麼?這個部分要取得共識並不容易,必要時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婚姻諮商的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