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先對自己、身邊的他人和外在環境的狀況,有清楚的看見和真正的瞭解─清明的覺察,才比較有可能做出適當的選擇。
曹中瑋 著
本文轉載自《張老師月刊》2010五月號
「我讀不下去了,根本沒有興趣。這醫科是我媽逼我念的,說我功課那麼好,不選醫科太可惜,能成為醫生就可以一輩子不愁吃穿又有地位。」
「若你自己選擇,你想念那個科系呢?」
「我也不知道ㄟ……高中時,我文科不錯,當過校刊編輯,文章也得過獎,平時很愛看小說和世界名著。」
「那你本來想選第一類組:文學?」
「也不是啦!文學也只能當成興趣,學這行,以後要找個收入不錯的工作不太容易吧!」
「所以你想選擇目前社會上比較熱門行業的科系,譬如什麼呢?」
「我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我就是不想再待在醫學院,我完全無法再讀下去了!」
「我了解你不想讀醫科,那離開醫學院,你想轉哪個科系或重考其他科系嗎?」
「我真的不知道,我媽也不管我了,要我自己決定。我好焦慮,晚上幾乎都睡不著。我不知道該怎麼選,不知道什麼是我要的?而且,我怕我會選錯,若我自己選的又再不喜歡,那太可怕了!」
這位說了無數個「不知道」的大男孩,焦慮不安地卡在生涯的十字路口動彈不得,原來的路走不下去了,但也不敢決定要往左轉或右轉。
「選擇」確實挺恐怖的,尤其很多事情選擇了,就容不得你重選,或選擇的結果不但不如當初所想,且可能根本承受不起。
想起在婚姻的配偶選擇,有一個「揀石頭理論」,譬喻出選擇終生伴侶的為難。
這理論說,選伴侶就如在一段寬闊的河床上揀選石頭,你可以完全自由地挑選出一顆最美、自己最喜歡的石頭,但必須嚴格遵循兩條規則:第一,只能往前走,不能回頭;第二,確定選擇,撿起那顆石頭後,就不行再更換。
看到這兒,所有有過經驗的讀者心中必定已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
當揀選的旅程開始,沒走幾步就看見一顆晶瑩剔透、美麗極了的石頭,你要不要揀呢?揀了,萬一等一下有更多更美的石頭,那不懊惱死了!不揀,若之後再也選不到喜歡的石頭,那可怎麼辦?揀也不是,不揀也不是,於是有人真的在遲疑中,直到盡頭也沒揀出一顆石頭。
因你永遠無法預知,接下去的路途上會遇到什麼狀況!(蘇永康「舊愛還是最美」中有句歌詞:「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那麼好的人」;而李香蘭也曾翻唱一首日本歌,歌名是「恨不相逢未嫁時」)。
「當機立斷選你所愛,之後忠誠堅定愛你所選」這道理說起來容易,然而不但很難做到,且即使勉力而為,仍常在心底留下淡淡的遺憾。
以上所談的才只是單向的選擇,過程就充滿掙扎與痛苦。更多的選擇則是相互的,你依自由意志想選擇讀醫科,還不一定能考上,醫學系也要選擇他們認為最優秀的學生;你遇上一位喜歡並覺得適合的人,期盼選擇他/她成為你的伴侶,對方卻可能不喜歡你,或覺得兩人並不適合而拒絕你。
很多人不只怕選擇錯誤,要為那選擇的結果負責;其實更怕去冒被拒絕的險,面對被拒的失落和痛苦,以致不敢做出選擇,失去自己的選擇權,甚至連透露出自己的意向都躊躇。
選擇的困難,還包括了要放棄不選的那個選項。通常多數的選擇是從好幾個選項中決定一個你要的,其他的就必須捨棄。
女兒小時候,我會用買東西來訓練她做選擇;例如帶她去選購愛吃的零食,我會事前說清楚,今天可以選擇幾種,只要在範圍內,她可以完全自行決定要買什麼(我管教孩子基本上不嚴格,但規定好的一定堅持執行,而我答應的也必做到)。有次,校外教學前一晚,我和同事一起帶孩子去買午餐外的零食,規定只能挑兩樣,女兒先選出了三樣東西,在那裡拿起又放下,掙扎很久難以取捨,她哀求我希望三樣都買,我只同理她,仍要求她選出兩種。同事很不忍地偷偷幫女兒求情,還怪我狠心,認為多買一樣零食哪那麼嚴重?
我也心疼孩子,瞭解要放下也想要的那樣零食有多難受,但這就是自由選擇要付出的代價之一──失去沒選的那個。放棄一樣零食都做不到,那以後在面對人生重大的選擇關卡時,如何能勇敢地承受捨棄的痛而做出「選擇」?!
有人會想,那我不選擇如何?不會有選擇前的猶豫不安;不需面對選擇後的責任;不用承受被拒絕的難堪;更不必經歷捨棄沒選選項的遺憾。
其實,那也是你的一種「選擇」。只是,這時你放棄的選項是你人生的主權,將承受一切都受制於外在環境和他人的結果,完全不能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喜好(不依循自己內在的聲音、渴望去做選擇,以致根本不敢接觸它們,如何奢談滿足?)那樣的狀態幾乎可說不是「活著」!
完形諮商為因應這種自由選擇與需負責任的兩難困境,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把「覺察」放進兩者之間,成為黃金鐵三角(如下圖),相信如此則將有利於人們活出自己和活得好。
覺察(awareness)
責任 選擇
(responsibility) (choice)
圖:覺察、選擇、責任鐵三角
(引自曹中瑋著,《當下,與你真誠相遇:完形諮商師的深刻省思》,張老師文化)
我們通常能理解,做了較為適當的選擇,才能坦然、歡喜地承擔起責任。(憤怒而衝動地選擇殺了人,自己也被被判以重刑,對自己、對死去的對方、兩方所有的親友,到底還能負什麼責?)因此,若能先對自己、身邊的他人和外在環境的狀況,有清楚的看見和真正的瞭解-清明的覺察,才比較有可能做出適當的選擇。
所以,讓自己或幫他人有更好的生活,首先要把阻礙覺察的各種情況去除,恢復我們原有「看見」與「瞭解」的覺察管道(因過久未運用而退化),並減低污染清明覺察的因素,如偏見、缺乏彈性的規則、過去未圓的夢(完形諮商稱「未完成事件」,像早年家庭生活充滿爭吵衝突,可能促使在身心尚未成熟下,就急著選擇結婚自組家庭,夢想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等。
雖然,如何清明地覺察,上個月的專欄中談了一些,但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有關情緒部分的覺察和干擾。
而且,責任(responsibility)這個英文字,完形諮商的創始人波爾斯把其拆開成兩個字:,response(反應)和ability(能力),也就是說,即使在清明覺察下做了選擇,然要真能負起責任,還必須對所選的選項具有「反應(執行)的能力」。
情緒覺察的干擾與反應能力兩部分的討論,下次再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