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為某些因素無法取得他們的協助,也可以找合適的機會,關心孩子怎麼看待保母一家人的離開,讓孩子有機會抒發心裡的感受。
文 / 旭立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
孩子從小住在保母家到三歲左右,間隔兩、三天或一星期,我和她父親才會去看她。三歲那年跟她父親分開後,便直接讓她上幼幼班,至今已升上中班,一直有個問題很困擾我。孩子在保母家時,跟整條街的鄰居處得很好,也都會叫人;回到我身邊已兩、三年,卻有很多狀況,而且跟在校表現有落差。老師反映:孩子進校門跟我道別就開始哭;在學校笑咪咪、活潑開朗、熱心好學。但孩子在家裡很少開懷大笑,不會分享玩具給表兄妹,堅持大人買給她的就是她的;長輩或表兄妹開玩笑逗弄她,她無法接受便哭泣找我,或生悶氣;出去玩總是躲在我後面,不發一語;時常看著別人在做什麼看得入神,或觀察別人的親子互動;她以前將保母的先生當爸爸看待,但回家住以後,就完全不理會保母一家人,只要跟我在一起就好……打到這裡,我知道自己也有問題,讓她從小缺乏安全感,所以我每個星期放假都會帶她到戶外走走,跟朋友的孩子互動玩耍,她時而進步,時而縮回去,真讓我難過挫敗。想請教專家,我還能夠為她做什麼、加強什麼?
在三歲之前,是孩子依附關係建立最主要的階段,此時孩子會與主要的照顧者建立彼此瞭解與信任的關係,培養出探索外在世界的安全感,並且嘗試與他人建立關係。主要照顧者並不一定是孩子的親生父母或有血緣的親戚,只要是真心愛著孩子,可以穩定且長期陪伴在孩子身邊、且能夠敏銳感受孩子生理與心理需求的成人都能擔任。從孩子在保母家的表現來看,雖然媽媽沒有辦法親身照顧孩子,卻為孩子挑選了稱職的保母,讓孩子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下成長,因此目前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原因可能不是母親所選擇的托育方式,而是孩子還在處理與原有照顧者分離的痛苦,以及正在適應媽媽是新的依附對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新的關係與環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以下介紹二個介入的角度:
1. 給孩子穩定的作息時間表:要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與照顧者,穩定每天作息與生活習慣,會是很好的開始。當孩子可以清楚這一刻自己該做些什麼?等一下會發生什麼?接著又會如何?這種可以持續性預測跟掌握外在世界運作的感覺,能帶給孩子許多的安全感,也幫助孩子能安心的享受當下的活動。例如:每天上床睡覺前,維持固定的上床儀式,次序都是刷刷牙、進房間、躺上床、說故事、親親說再見、關燈睡覺。
2. 幫助孩子連結起與保母家人的關係:學齡前的孩子是很好的觀察者,卻並非是很好的解讀者,面對先前如父母般照顧自己的保母夫婦,突然完全不再與自己互動,對大人而言只是合約的結束,但孩子可能會解讀為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被討厭了?這對孩子是很大的傷害與打擊。如果保母家人願意協助,媽媽可以邀請他們在特定的日子裡,例如:孩子生日,透過電話或其他方式,表達對孩子的關心與想念,以及對關係結束的不捨。若因為某些因素無法取得他們的協助,也可以找合適的機會,關心孩子怎麼看待保母一家人的離開,讓孩子有機會抒發心裡的感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