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讓孩子在擁有良好品德的同時,

訓練孩子增加彈性,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

文/黃柏嘉

3073143_s  

   父母能夠透過不斷的潛移默化,讓孩子具備個性善良、溫和且守規矩的特質,對孩子是非常有益處的。根據一些針對快樂情緒所做的心理學研究顯示,從事對他人都有利的行為時,個人感受到的快樂較多,也持續較久;而從事只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時,快樂只會停留在當下,且沒有辦法延續多久。把時間拉長來看,具備良好品德可以幫助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擁有更多的快樂與安全感、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可以擁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

    雖然孩子在幼稚園與同學互動的時候,因為這些良善的特質而吃虧、受苦,但此刻父母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孩子在擁有良好品德的同時,訓練孩子增加彈性,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而非「是否該讓孩子放棄這些品德?」

   面對某些外向小朋友反覆的訕笑與嘲弄,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並做出適當的回應,避免成為其他小朋友嘲弄時特別針對的目標。以下提供兩個介入的方向:

1.    以小遊戲練習面對別人的嘲弄:

父母先準備兩個盤子,在其中一個盤子上擺了30顆紅豆(或其他豆類),孩子的任務是用叉子把紅豆移到另一個盤子。當孩子正專心進行任務的時候,只要不碰到他,也不直接對他說話,父母(兄弟姊妹更好)可以做各種讓他分心的舉動,例如發出怪聲音,模仿動物的聲音,做鬼臉、吐舌頭,對他吹氣、手舞足蹈。可以家人間輪流挑戰,計時看誰的時間最快,誰的干擾最爆笑、最有創意。透過親子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習不把同學嘲弄跟挑釁當一回事;甚至感覺到別人挑釁行為背後其實也有趣味、好玩的那一面,能夠幽默以對。

2.    克制情緒/說話堅定/眼睛直視對方:

有些孩子喜歡逗弄同學,通常都是覺得被逗弄者的反應很有趣。要讓這樣的行為能夠停止,首先孩子在被逗弄時能夠讓自己冷靜下來,先做到不被對方激怒,這個能力可以透過上述的小遊戲來練習。在跟逗弄自己的同學反應不滿時,要讓自己的語氣能夠堅定,並且表達時眼睛能夠直視對方,讓對方正視自己的不滿。若同學仍舊繼續逗弄的行為,可以考慮多表達幾次。父母需要反覆跟孩子事先熟練這些表達的技巧,也可以多模擬當下可能會有的情境,讓孩子學習不同的回應方法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立文教基金會 的頭像
    旭立文教基金會

    旭立文教基金會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