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原生家庭是我們第一個學習場所,
難免正面能量與負面影響在其中混合。為了看見真實自我,就必須先看清負面力的作用情況。
課程目的:
以一種全新的觀點認識原生家庭,建立不一樣的連結。
課程內容:
以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的觀點切入,運用角色扮演、家庭雕塑、繪製家庭圖、小組分享等活動,來探索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主題包括與父母家人的未了情結、溝通姿態、家庭規條、塑造自我的信念與價值觀、未滿足的期待等。
※若有薩提爾模式之家庭圖者可帶來上課。
適合對象:
任何想了解原生家庭對於自己的影響者。
知識補充膠囊:
- 薩提爾模式-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言語:真實的
語言與身體姿勢、聲調、和內在感受配合
語言也顯示對感受的覺察
行為:有活力、有創意、獨特性、有力量
情感:與語言一致且流暢的被表達
內在經驗:高自我價值,重視自己且尊重他人,平衡、和諧的
心理效應:健康
生理效應:健康
資源:連結、接觸、高自我價值
-資料出自成蒂老師編譯的Satir工作坊講義
課程講師︰成蒂
★ 認證:薩提爾模式家庭重塑專業資格(SPDM)及家庭婚姻治療專業資格(SPDM, NSI)。
★ 現任: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資深諮商心理師、台北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心理師。
★ 專長:薩提爾模式個別諮商、婚姻家庭治療、家庭重塑;外遇與婚姻、婚姻暴力、憤怒與情緒、自我整合。
延伸閱讀:
★ 《家庭如何塑造人 (新版)》
出版:張老師文化 作者:維琴尼亞.薩提爾
★ 《跟薩提爾學溝通》
出版:張老師文化 作者:維琴尼亞.薩提爾
★ 《心靈的淬鍊: 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
出版:張老師文化 作者:瑪莉亞.葛莫利 / 伊蓮娜.艾達斯金
★ 《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
出版:心靈工坊 作者:約翰.貝曼